第0064章 紧急营救(一)-《官途沉浮》
第(2/3)页
塌方的地方位于桥北村和南湾村之间,两个村子曾经有一条小路相连。自从在狮头山发现铝矿后,承包企业就对小路进行了拓宽。为了节约成本,拓宽路以后企业并没有对两侧山体进行加固处理。桥北村百姓每每至此,望着摇摇欲坠的山石都心惊胆战。
马国涛也并不是不知道这里的情况,桥北村的村长李茂山反映过好几次,但他每次都敷衍答复,拖着迟迟不解决。当然,马国涛也有自己的想法,这一带土质坚硬,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塌方的。此外,还有更深层次的秘密,马国涛借修路之名,个人向山上企业收缴了部分费用,可以说这条路就是他的外包工程。如果对两侧进行加固,就是从他口袋里掏钱,想想他会怎么做吗?
上次下乡时,沈桐来过桥北村。这里除了村长李茂山家的房子,其余的都是建国初期盖的。所以沈桐对桥北村的百姓尤为担心,他住进桥北村的那天起,就开始挨家挨户动员大家赶紧搬离。
生活在桥北村的居民都是土生土长的人,对于石河镇的自然条件他们可以说了如指掌,凭借他们的经验,石河镇不可能发生自然灾害。当他们听到沈桐的提议后,竟然嗤之以鼻,嘲笑他是个毛还没长全的小毛孩子,就连村长李茂山都不支持他的工作。无奈之下,沈桐先把村里最烂房屋的住户强行搬出了屋,暂时挤到李茂山家里去住。
万万没想到的是,沈桐的话在两天后得到的验证。沈桐强行搬出的那家房屋在大雨倾盆而至的时候,瞬间倒塌,这一场景让全村的人触目心惊,纷纷跑出房屋,挤到李茂山家躲避灾难。直到后来,李茂山家里实在居住不下,一些百姓把自家的东西归置好,往山下的南湾村跑去。
按说5月末并不是东江省的雨季,可偏偏今年的雨季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些。从5月28日晚间开始,淅沥沥的小雨就开始下去来了,刚刚下种的农民异常高兴,这场雨对于他们来说尤为及时。然而,这场雨并没有停,从开始的小雨到后来的磅礴大雨,一直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。
一开始镇里的领导并不在意,甚至与百姓普天同庆,但越往后,心里越胆战心惊,磅礴大雨把地里的种苗全部冲刷干净,县里一个又一个电话提示暴雨预警,要求全力做好灾情监控,尤其要对危旧房屋做好全面排查,想尽一切办法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马国涛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,他似乎看到了去年南方的洪涝灾害,而此刻暴雨正在威胁着石河镇。
马国涛当机立断,暂停全部工作,全力以赴抵御这场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。所有在外招商引资队伍全部归队驻村,对自己所包村所包片进行一次大排查,将居住在危旧房内的居民一定要安全转移。就当人们把视线集中到村里面的时候,狮头山矿上却出了大事。
狮头山矿上的企业因为野蛮开采,破坏了自然植被,加上连日下雨,致使山体滑坡,造成2死6伤的重大事故。看似是因为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,实则这里好比一个火药桶,一触即发,这正是赵毅堂在任时与马国涛唱对台戏的根本所在。
马国涛得知这一事故后,当场就瘫坐到了沙发上。他知道这些事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,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做。幸亏闫东旭提醒了他,目前最要紧的是赶紧上报,组织人力进行全力救援。
县长丁庆祥接到马国涛的电话后,当场对着电话就破口大骂起来,但事情已经发生,再骂也于事无补。他当机立断,迅速将此事报告给县委书记吴江凯。吴江凯听到这一消息后,震惊之余却又略显平静。因为他早在去年到石河镇调研时就指出了这种开采的弊病,但县长丁庆祥作为主要领导却置若罔闻,不管不顾,任其发展。这下可好,发生这么大的事故,对谁都没有好处。
吴江凯要求由县长丁庆祥为组长,矿产救护队、消防、国土、安监等部门迅速成立专项小组,最主要的是全力以赴救人。
吴江凯在考虑是否要想市委市政府报告时,市长李昌奎已经火急火燎地赶往了事发地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