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交战区的惨烈远比战场来的更加血腥,因为战场是双方的对垒,而平民只能一边倒的被屠杀。 希奥埃洛斯是战团里最能忍的,但他也是感情最丰富的,于是他就变成了最苦闷的人。诺迪卡和凯厄斯没有压力,因为他们的责任全部担在了希奥埃洛斯的身上。 没有担负过责任的人,是不会明白的。你可以肆意的批评,你可以畅所欲言,你可以仗义执言、或者说着各种不着边的事情。 那是因为他们不是决策者,一个决策者所背负的,是抉择后的一切后果,如果不能看懂这一切,然后承担这一切,那么这个人永远做不了领导。 这个后果可能是好的,那么决策者荣耀加身;后果也可能是坏的,饱受指责,引咎自裁。 佩里提乌斯三人都可以任性,唯独希奥埃洛斯不可以,甚至连一句抱怨都不可以。 就像曾经的抗美援朝,有人说可以打,有人说不可以打。 但是在打之前,没有人能够承担这个责任,责任过大,乃至于一国之存亡。非天降圣贤无以担此重任。 再这样的压力下,有的人会变得易怒,有的人会变得懦弱,有的人会变得嗜血,有的人会变得疯狂。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之重任在身之人,那些普通的决策者,大多都有些特别的“嗜好”。因为压力之大,无法排解。圣者坚定自己的意志,庸者发泄着自己的情绪。 希奥埃洛斯也是一样的,他的压力无法排解。 人家罗曼努斯四世也有理由说的,我带的是什么军队,我带的是将星云集的罗马的顶梁柱,你这帮人是什么人啊? 什么诺迪卡,凯厄斯,杰罗德这种人都在当军官。就佩里提乌斯这种人,还在当副手,他能当吗?当不了,农民出身没这个知识知道吧。 马其顿战团始终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:他是五根梆硬的手指,但是很难攥成一个拳头。 先前人少的时候,希奥埃洛斯冲在前面,能带着打,凝聚成拳头,现在呢? 现在人多了不可能每一场战斗希奥埃洛斯都冲在前面,战场是有变化的,他冲上去了,战线有变,谁来指挥? 希奥埃洛斯脑瓜子嗡嗡的,好在他现在还不需要进攻,只是守住,派些小队就行了。 这种小规模的战斗还不涉及战术安排,战略是有方向的,希奥埃洛斯自己把控。 他看向佩里提乌斯,提出自己的疑问(此时他已在重点培养佩里提乌斯):“这个安排,懂吗?” “懂,也不懂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