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:魏家在何处,两桨桥头渡-《攻于仙计》
第(2/3)页
温飞卿歪了歪头,眼睛转转,沉思一会儿。“姓魏的……魏书生算不算?”
“书生?”云飞皱起眉头,在广百西路的玉牌坊里,很多人都说魏倾璇是个“书生”,难道温飞卿口中“魏书生”就是魏倾璇吗?
“魏书生是个怎样的人?”云飞赶紧追问道。
“这个……我到不太清楚,甚至于有没有这个人都不明了,关于他的只有一段传说。”温飞卿清了清嗓子。“传闻魏书生只是个进京赶考,汲汲于功名的一介书生,路过蓝田县,与玉家一女子相恋,但那女子是玉家直系嫡女,长辈争相反对,无奈两人只好私奔。但只要没逃出蓝田县,就无法逃脱玉家的掌控,最终女子被留下,魏书生一个人被玉家送到西洲。”
“西洲?”
“荒凉之地。”温飞卿叹了口气,抬着眼睛看墙壁上的蜡烛火光,仿佛在其中看到了西洲小院,宅门生铜锈,瘦马肌骨寒。“书生多年未还,玉家女子还写了首民歌,谱上了曲,在蓝田人人传唱。”
温飞卿扫视他们一眼,看到叶未央兴奋的轻声拍手,便两颊微红,清清嗓子,轻声哼唱起来:
“忆梅下西洲,折梅寄江北。单衫杏子红,双鬓鸦雏色。西洲在何处?两桨桥头渡。日暮伯劳飞,风吹乌臼树。树下即门前,门中露翠钿。开门郎不至,出门采红莲。采莲南塘秋,莲花过人头。低头弄莲子,莲子清如水。置莲怀袖中,莲心彻底红。忆郎郎不至,仰首望飞鸿。鸿飞满西洲,望郎上青楼。楼高望不见,尽日栏杆头。栏杆十二曲,垂手明如玉。卷帘天自高,海水摇空绿。海水梦悠悠,君愁我亦愁。南风知我意,吹梦到西洲……”
民歌曲调婉转,顿挫悠扬,温飞卿的歌喉又相当优美清亮,云飞只听那耳边的旋律,就要听醉了。他眯起眼睛,幻想着那玉家的女子在一一风荷举的碧水上,撑一尾小船,袖盈莲花、轻弄莲子的场景。虽然不知女子容貌如何,但那副缥缈的画面依旧很美。
“后来呢?”叶未央盯着她,追问道。
“后来……就没有结局了。魏书生始终未还,而女子也在无尽的等待中,亡故了。”
“亡故了?”叶未央很失望的问。“那个男人,魏书生,后来怎样了呢?”
“有人说他回来过一次,得知女子亡故怅然若失,动身去了玉门关区----就是现在两门之一玉门所在的位置。”
“玉门?”云飞心中震颤,不由得觉得喉咙都在颤抖。如果这段传闻是真的的话,那个书生可能就是如今的魏倾璇,那个玉家的女子,已经死去的玉家嫡女,就是当时在玉牌坊中惊艳了众人的“明珠”----逆鳞!
但这只是一种可能,还有一些小问题。玉家的家谱他曾经看过,并没有“玉逆鳞”这个名字,甚至根本就没有犯“逆”“鳞”两字的辈分,这又该怎么说呢?
而且魏倾璇的年龄看上去不超过三十,应该是同一辈的人。同为蓝田县的家族,温飞卿应该不至于连同辈的玉家嫡系小姐的名字都不知道吧?……再说这一代玉家家主玉念奴刚刚成年,未曾婚配,更没有嫡系子女……
这么想着,云飞开始有点糊涂了。
第二天蓝缕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醒来时,他警惕的双手抱紧自己,“瑟瑟发抖”的看着冲他微笑的两男一女。“你们……对我做了什么?”
云飞摸出一张写着歪歪扭扭字迹的黄纸,在蓝缕面前晃了晃,一脸释然道。“放心,我们会对你负责的。”
蓝缕的脑袋跟着那张纸转,他看不清那大片的字迹是什么,只见得后面签了个歪歪扭扭的“上官铝”,还有个红彤彤的大手印。
第(2/3)页